首页

脚踏实地 奋力前行 -访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董志兵教授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04日 20:50 作者:王坤 点击:

穿着随意,背着背包,来去匆匆,如果我们不认真的辨别,我们很可能会把他当做一名学生。就在这个夏天,我们在武昌校区化药学院104实验室见到了他,董志兵老师,八零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有关人才计划学子”特聘教授。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都背着背包”,董老师微笑着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喜欢背包,因为背包非常实用,能装下各种东西,而且能将自己的双手解放出来,这是我常年在国外留学养成的习惯,呵呵。”

在东京大学留学期间(东大红门前留影)

在104实验室,我们见到了暑假依然在做实验的学长们,整个实验室显得忙碌而有序。“我刚回国的时候,在实验室的建设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对我非常的关心。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原本空荡荡的房间被建成目前初具规模的实验室,过程艰辛但充实。目前实验室已能有效的运行,能满足有机合成化学的常规操作,我非常的欣慰。”董老师说。

董老师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让梦想在工大展翅翱翔

谈到董老师为什么加盟工大,他说:“我和爱人都是湖北人,都有思乡情结,在国外工作时间久了,都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工作。另外,家里的老人年纪也大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到了武汉我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回到了家。工程大学最近几年的引进人才的力度较大,为引进的人才做了大量的实在的工作。我校的化学化工专业在业内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在湖北省甚至是国内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与我的专业契合度较高,所以我就义无返顾的加盟工大了。”

刚来学校的时候会有一些不适应,很多地方都需要向同事们学习和请教,经过了1年磨合,目前董老师的工作已经开展的比较顺利了。自加盟工程大学以来,董老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前后承担了5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时数大约为900学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1项、主持工程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他领导的科研小组也长期接纳我校本科学生的科研兴趣研究,并获得1项工程大学校长基金的立项支持。2012年10月,董老师入选湖北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才”第三层次人才计划。另外,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帮助下,董老师邀请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有机所所长Carsten Bolm教授先后2次来我校访学(该访问也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访学计划”的支持)。同时,董老师也积极的邀请了一批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著名科学家来我校访学,如今年10月,日本东京大学的Shu Kobayashi教授将到访我校,明年年初,韩国KAIST研究院(韩国最知名的研究机构)的Sukbok Chang教授将来我校访问, 2014年12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Herbert Mayr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化学会主席)将来我校访问。这些活动对提升武汉工程大学声誉,使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扩大武汉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实验室,董老师指导学生时以身作则,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董老师课后也积极和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谈心。在与学生长期的接触中,董老师积极和学生做朋友,解决他们心中的一些困扰和担忧,通过他的积极的心理疏导,他及时的劝阻了我校2名学生的退学,目前该生在校心理状态稳定,表现良好。2013年五四期间,董老师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期间(在Paul Knochel教授小组工作)

用努力为人生划上最美注脚

“您能给我们工大的学子们一些关于学习和生活的建议么?”我们问董老师。

“我们做任何事情应该努力和专心。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必须努力学习,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努力工作。我们的大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家庭环境不能给他们很多的支持,他们往往在社会竞争中没有优势,这个是客观的事实。的确,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却可以在后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展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也是来自农村,我深知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想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2007年我有幸受国家教育部资助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一个农村的孩子没有任何背景能去国外留学,我个人十分珍视这次留学的机会。在我的德国导师Paul Knochel教授的指导下,我很快适应了国外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并很快学会了相关的科研思路。我发愤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在12点之后离开实验室,有时候为了实验的进度,在实验室通宵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情。其实德国实验室是不允许学生单独做实验的,特别是晚上没有人的时候。实验室的安保人员经常提醒我,提醒多了,他也习惯了,每次他来巡视的时候只是说,要注意安全,我报之以微笑。我对这常有的一幕记忆非常的深刻:每天晚上骑着自行车,耳边凉风习习,周遭静悄悄的,人们早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天上的星星与我为伴,我用一颗坚强的心抵御孤独。在德国期间勤奋的工作让我在科研方面收获很多,同时也让我收获了和德国导师和同事之间的宝贵的友谊。离开慕尼黑的时候,Knochel教授告诉我,我是他见到的工作最为勤奋的外国学生,感谢我为实验室做出的贡献。教授也赠给我两本他编写的书籍,同事们告诉我,这是教授第一次向外国学生赠送书籍。现在这本书还在我的书柜里,它一次一次的让我回忆起自己在德国的峥嵘时光,艰辛而充实。”

一日三省,责任助你成长

“每次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给他们讲的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责任感,责任感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某些层面代表了与我们有关系的其他个人,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伙伴等等。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尽量谨言慎行,认真做好自己,对自己负责,体现慎独二字。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不让自己的最亲密的人担心自己;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有余力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别人有时候做了一些对不负责任的事,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说一些不文明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随大流,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然要严格要求自己。一日三省,时常提醒自己。年轻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年轻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时代的先锋,只有我们年轻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高素质的年轻人多了,我们国家才有希望。”

培养兴趣,追随自己的内心

董老师还经常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其实很重要,因为兴趣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试想,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并且要终其一生去做的话,岂不是非常的痛苦?只有在兴趣的牵引下,我们的工作才能非常的轻松愉悦,我们在工作中也才会有更多的激情和创造力。

交流学习,使自己保持活跃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当前,大学生会面临来自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来自感情、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当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的时候,往往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危险状况的出现。所以,大学生应该和自己的父母、同学和好友经常的保持沟通交流。此外,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或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和身边的朋友或者同行交流,我们的学习或工作才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启示,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创造性。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聊一些人生的体会,我在学生时期几乎没有老师会和我讲这些东西,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东西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哲理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个个灯塔,它会随时指引我们,避免我们迷失方向。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毕竟自己曾经努力过,曾经追求过。”

努力,学生,是我们从董老师那里听到的两个频率最高的词。

附1:董志兵教授简介

董志兵,化工与制药学院教授。湖北鄂州人,长期从事有有机合成方法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已经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如《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Synthesis》、《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等主流国际刊物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近20篇。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Paul Knochel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小组做访问博士;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院Shu Kobayashi教授(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副主编、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副主编)小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3月到2012年4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Carsten Bolm教授(Chemical Soceity Review委任主编,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副主编)小组从事洪堡学者研究。2012年5月,回国受聘武汉工程大学特聘教授。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有机合成方法学,用以合成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以及开发功能性新材料。

附2:关于德国洪堡基金(摘自维基百科):

德国洪堡基金是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以德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名字命名,成立于1860年。洪堡奖学金是久负盛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奖学金,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在德国做洪堡学者期间(与德国总统Christian Wulff合影)

洪堡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世界范围内最高资质的年轻科学家和学者提供研究支持,促进科学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开展国际间科学合作。基金会将根据申请,为优秀外国科学家提供研究基金,使他们在德国的科研单位或大学机构完成其研究课题,同时与他们保持由此形成的科学联系。洪堡奖学金有着严格的遴选程序,由大约100名不同专业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对初选入围的申请进行讨论表决。研究奖学金的颁发,不受专业和国籍的限制,也不受性别、种族、世界观和宗教信仰的限制,唯一的条件就是申请者是否具有突出的科学水平和能力。从1953年至今,获得洪堡基金资助的成员中目前已有40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作为给予洪堡学者的最高礼遇,每年6月,德国总统都要在首都柏林会见该年度的洪堡学者。

1994年,中华洪堡学者协会成立,他们当中有第一代洪堡学者核物理泰斗何泽慧院士、中国外科学奠基人裘法祖院士,第二代洪堡学者路甬祥(亚琛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生)、前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亚琛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生)、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坝、王大中院士等,他们回国后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目前人数最多的是以“长江学者”和“有关人才计划”为代表的第三代洪堡学者,他们承担着重大科研任务,已成为我国科研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