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戴立 徐嘉婧)7月的荆楚大地骄阳似火,马克思主义学院“医路同行”实践队深入荆州区卫健局、乡镇卫生院和偏远村卫生室,用两天时间走访了30余名基层医疗工作者与管理者,试图在政策规划与技术崛起的交响中,探寻AI技术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医“沉下去、留得住”。

在荆州区卫健局,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团队介绍了一项重要的“人才强基”工程—大学生村医计划。荆州区依托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已培养并输送121名年轻医学生扎根辖区内122个自然村,即将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医”的全覆盖。“这些00后的孩子,是基层医疗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希望,”工作人员介绍道,该计划提供了“三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每年补助一万元)的优厚政策,并签订服务合同,为毕业生投身乡村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规划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考取资格证后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进入乡镇卫生院)。

调研中,实践队欣喜地发现,智慧医疗的种子已在荆州区萌芽。在八岭山镇卫生院,郭院长自豪地展示了“心电一张网”系统:村卫生室采集的心电图数据,5分钟内即可获得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诊断反馈。“这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急症的处置能力,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惠民。”荆州区中医院万院长虽坦言当前生成式AI在基层应用尚属空白,但他对AI未来在减轻村医数据负担、提供健康预警和辅助诊断方面的潜力充满期待:“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密切关注上级试点,相信未来可期。” 基层村医们对AI辅助工具也表达了热切期盼,希望能早日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尽管也了解到部分村医在待遇、通勤、学习时间上面临现实困难,但更多年轻面孔表达了扎根基层的意愿。B镇的钟医生认真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证:“基层需要医生,这里能实现我的价值。如果待遇和保障能持续改善,我愿意长期服务。”卫健局和卫生院也表示正积极研究更合理的薪酬体系与后勤保障措施,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留人环境。

实践队队长徐嘉婧讲道:“我们看到了一项充满希望的国家计划正在落地生根,看到了年轻村医在政策支持和前辈引领下的茁壮成长,也看到了智慧医疗为未来基层诊疗描绘的广阔前景。挑战固然存在,但方向明确,未来可期。未来我们的调研将聚焦如何利用AI等科技手段,精准助力大学生村医克服成长瓶颈,更快更好地服务乡亲,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审核 陈恩雨)